《串通招投标,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
招投标是指在工程项目或者采购活动中,供应商或者承包商通过竞标的方式,获得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的权利。在招投标过程中,公平竞争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串通招投标,即将竞争对手排除在招投标过程之外,以获得合同或者采购优势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一)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二)限制商品的质量或者销售价格;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损害公平竞争的行为。
串通招投标的行为特征
串通招投标,是指在招投标过程中,供应商或者承包商之间相互勾结,达成一致,排除其他竞争对手参与招投标或者采购活动的行为。串通招投标具有以下几个行为特征:
(一)具有排除竞争对手的目的。串通招投标的行为,是为了排除其他竞争对手,使 participating companies 获得合同或者采购优势。
(二)具有损害公平竞争的行为。串通招投标的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串通招投标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参与串通招投标的当事人,由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处罚。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没收违法获得的利益,可以处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上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触及上限罚款。
防范和打击串通招投标行为
为了防范和打击串通招投标行为,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对招投标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防止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发生。
(二)严格依法处罚。对于发现有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应当依法严肃处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三)加强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公平竞争原则的宣传教育,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串通招投标,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 图1
串通招投标,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应当加强对串通招投标行为的防范和打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