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及关键证据整理
肖像权侵权是指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性活动,侵犯肖像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肖像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
肖像权侵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广告、宣传、商业活动等营利性行为。
2. 网络平台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发布、传播其肖像图片,造成肖像权人名誉、形象受损。
3.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制作、出售其肖像形象的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4. 非法收集、使用、出售他人肖像信息,侵犯他人肖像权。
当肖像权人发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2. 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实际损失等。
3.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在起诉前,肖像权人应当做好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包括:
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及关键证据整理 图2
1. 保存涉及侵权行为的证据,如照片、视频、广告、网络传播页面等。
2. 收集肖像权人的身份证明、等个人信息。
3. 如果您认为侵权行为给您带来严重的精神损害,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起诉时,您应当将以上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并明确侵权人的身份、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侵权所造成的损失等。
肖像权侵权是指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性活动,侵犯肖像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您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您可以通过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在起诉前,务必准备好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及关键证据整理图1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肖像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肖像权侵权行为日益增多,研究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及关键证据整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对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进行阐述,并重点分析涉及的关键证据。
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
1. 协商与调解
在肖像权侵权诉讼中,应尝试通过协商与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协商或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签订调解协议,也可以协议不成立。
2. 诉讼程序
协商与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明:包括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护照等;
(2)侵权行为事实及证据:包括照片、视频、网络信息等证明侵权行为存在的证据;
(3)损害后果:包括照片、视频、网络信息等证明因侵权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
(4)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证明经济损失的证据;
(5)其他相关证据:如专家意见、鉴论等。
3. 审判程序
人民法院收到诉讼材料后,应进行审查。符合诉讼条件的,应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应按时参加诉讼,对诉讼材料进行质证和认证。法院审理期间,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提起上诉、申请执行等。
4. 判决与执行
法院审理结束后,应依法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如当事人未履行判决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关键证据整理
1. 照片、视频等原始载体
照片、视频等原始载体是证明肖像权侵权行为存在的关键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应尽量收集和保存这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2. 权利人声明及证据
权利人声明是指权利人对他人侵犯自己肖像权的行为表示愤怒和不满的书面声明。在诉讼过程中,权利人可以提供这份声明作为证据。还可以提供其他证据,如报警记录、调解协议、法院判决等。
3. 经济损失证据
经济损失证据是证明因肖像权侵权行为造成损失的证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在诉讼过程中,应尽量收集和保存这些证据,以便在判决时作为计算损失的依据。
4. 鉴论
鉴论是由具有专业知识的鉴定机构对案件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鉴定所形成的。在肖像权侵权诉讼中,鉴论可以帮助法院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为法院判断侵权行为是否成立提供依据。
肖像权侵权诉讼流程包括协商与调解、诉讼程序、审判程序和判决与执行。在诉讼过程中,关键证据的整理和提交对案件的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进行肖像权侵权诉讼时,应尽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诉讼过程中取得有利地位。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