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肖像权保护法》解读:什么行为违反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肖像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身权利,与隐私权、姓名权等权利共同构成了人格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肖像权保护法》(以下简称《肖像权保护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解读《肖像权保护法》中关于违反肖像权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期提高广大公民对肖像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肖像权的保护范围与限制
1. 肖像权的保护范围
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根据《肖像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1)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
(2)非法损毁、篡改、隐匿他人肖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肖像权保护法》解读:什么行为违反肖像权? 图1
(3)以营利为目的,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他人肖像的;
(4)未经公民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擅自将公民肖像用于广告、商业活动等场合的。
2. 肖像权的限制
虽然公民享有肖像权,但《肖像权保护法》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以下行为不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
(1)新闻报道、新闻摄影、新闻插图等用于新闻报道或者通讯报道的;
(2)官方或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形象使用,但需征得公民本人同意;
(3)用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科学考察等合法目的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违反肖像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1. 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1)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公民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非法损毁、篡改、隐匿他人肖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3)以营利为目的,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他人肖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4)未经公民本人同意,将公民肖像用于广告、商业活动等场合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2.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肖像权保护法》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公民的肖像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肖像权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应该严格遵循《肖像权保护法》的规定,依法处理涉及肖像权纠纷,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