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虚假宣传怎么投诉:法律途径与实务操作指南

作者:始于心 |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卖平台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外卖市场繁荣的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采用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误导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外卖虚假宣传进行投诉,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必要措施。从法律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在外卖服务中遇到虚假宣传如何进行有效投诉,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实务操作建议。

外卖虚假宣传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虚假宣传,指的是经营者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性手段,误导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质量产生错误认识的行为。在外卖领域,虚假宣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菜品描述不实:外卖商家在平台上对外卖餐品的质量、分量、口味等信行夸大或虚饰,与实际提供的商品存在明显差异。

外卖虚假宣传怎么投诉:法律途径与实务操作指南 图1

外卖虚假宣传怎么投诉:法律途径与实务操作指南 图1

2. 图片与实物不符:在外卖平台展示的餐品图片经过过度美化的处理,导致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图片严重不符。

3. 虚假优惠信息:商家通过虚构折扣、满减活动等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点单,但在实际消费中并未兑现相应的优惠承诺。

4. 虚构品牌或资质:商家谎称其具有些知名品牌的授权,或者伪造相关经营资质以提升自身信用度。

5. 隐瞒服务瑕疵:在外卖送餐过程中,商家未如实告知餐品存在变质、污染等问题,继续向消费者提供可能危害健康的食品。

外卖虚假宣传的法律定性与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在外卖服务中,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不仅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还可能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

具体而言,外卖虚假宣传可能会导致以下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赔偿其损失,并且支付商品价款或者服务费用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2. 行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3. 刑事责任:如果虚假宣传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则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刑事追究通常发生在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大规模骗取消费者钱财,且涉案金额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情况下。

外卖虚假宣传投诉的法律途径

当消费者在外卖服务中遭遇虚假宣传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与商家协商解决

外卖虚假宣传怎么投诉:法律途径与实务操作指南 图2

外卖虚假宣传怎么投诉:法律途径与实务操作指南 图2

建议通过平台提供的渠道商家,进行和交涉。很多情况下,商家可能会因为怕影响其信誉而主动与达成和解。

操作步骤如下:

1. 记录相关证据:包括订单信息、宣传页面截图、聊天记录等。

2. 明确指出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及对权益的影响。

3. 提出合理诉求,如要求赔偿、退换商品或服务等。

(二)向平台投诉

在外卖平台上,通常设有专门的投诉。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APP或者网站进行投诉,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平台在接到投诉后会介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商家进行警告、扣分或者终止。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登录外卖平台账号。

2. 找到“我的订单”或“帮助与反馈”页面,选择相应的投诉入口。

3. 根据提示填写投诉内容,并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如订单截图、聊天记录等)。

4. 提交投诉后,耐心等待平台处理结果。

(三)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商家和外卖平台未能妥善解决的投诉问题,可以考虑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起投诉。包括但不限于:

1. 拨打投诉举报: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投诉举报“12315”进行投诉。

2. 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或相关App提交投诉信息。

3. 现场投诉: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前往当地市场监督服务窗口递交书面投诉。

在向监管部门投诉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 投诉人基本信息(姓名、等);

- 被投诉人基本信息(商家名称、、等);

- 具体的虚假宣传行为描述及相关证据材料(如订单截图、聊天记录、商品图片等);

- 明确的诉求。

(四)向协会投诉

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其宗旨是保护合法权益,调解消费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协会投诉:

1. 投诉:拨打当地协会的。

2. 网络投诉:通过协会或者App提交投诉。

3. 信函投诉:邮寄书面材料至协会地点。

在投诉过程中,建议详细描述虚假宣传的具体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协会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调解。

(五)提起民事诉讼

在外卖虚假宣传问题较为严重,且商家和平台拒绝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 准备诉讼材料:包括起诉状、订单信息、宣传页面截图、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及相关证据。

2. 向法院立案: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并按规定缴纳诉讼费用。

3. 参与庭审与执行:在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应当如实陈述事实,并提供相应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如胜诉,则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自身权益。

外卖虚假宣传投诉的注意事项

在外卖虚假宣传投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取证:无论是与商家还是向有关部门投诉,都需要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在交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包括订单截图、聊天记录、商品图片等。

2. 明确诉求:在投诉时要对自己的诉求有清晰的认识,不能漫天要价或者提出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

3. 避免:如果与商家发生纠纷,切记不可采取过激行为,如威胁商家人身安全或破坏其财产等,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触犯法律。

4. 关注处理期限:不同途径的投诉都有相应的处理时限。平台投诉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通常会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反馈,需要及时跟进,避免因拖延而导致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

5. 保持耐心与理性:在处理虚假宣传投诉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或推诿,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与冷静,依法依规一步步推进问题的解决。

外卖虚假宣传的预防与规范

为了避免虚假宣传行为的发生以及更好地维护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健全法规体系: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外卖平台和商家在外广告宣传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为维权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2. 加强监管力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外卖平台及商家进行定期抽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并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将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纳入黑名单,提高违法成本。

3. 优化平台规则:外卖平台应当建立更为完善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和日常管理制度,对虚假宣传行为设立明确的禁止条款,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规范平台内经营秩序。

4.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广大在选择外卖服务时,要多注意查看商家的真实资质、以往评价以及其他的反馈信息,尽量避免因轻信夸大其词的广告用语而遭受损失。

外卖虚假宣传问题不仅损害了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希望能够在外卖服务中遇到虚假宣传时,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和途径,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为广大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