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虚假宣传如何投诉:法律依据与维权指南

作者:风落尘归去 |

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平台点餐。与此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宣传中存在夸大或虚假表述的情况,将普通菜品描述为“顶级食材”“特级厨师制作”,或者将普通配送服务宣传为“极速送达”。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产生错误认识。当外卖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时,消费者该如何投诉?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呢?

外卖虚假宣传?

外卖虚假宣传是指商家在对外销售的商品或服务中,通过平台页面、菜单描述、广告宣传等,对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来源、性能、价格等方面进行夸大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表述,从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商家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下单,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外卖虚假宣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卖虚假宣传如何投诉:法律依据与维权指南 图1

外卖虚假宣传如何:法律依据与维权指南 图1

1. 夸大产品功效或品质:声称种普通菜品具有特殊健康功效,或者使用“极品”“顶级”等夸张用语。

2. 隐瞒重要信息:如未提前告知些菜品可能过期、配送时间较长等关键信息。

3. 虚假促销信息:通过虚构优惠活动(如“限时折扣”“满减券”)吸引下单,但并无此优惠。

4. 虚标商家资质:将普通餐馆宣传为“米其林星级餐厅”,或者声称使用“有机食材”。

如何外卖虚假宣传?

在遇到外卖虚假宣传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和维权:

1. 向外卖平台

- 外卖平台如美团、饿了么等通常在其APP中设有“反馈”或“”入口。可以登录账号,在订单详情页找到“举报”或“”按钮,并填写相关信息提交。

- 时需提供具体证据,包括订单截图、宣传页面截图、聊天记录等,以证明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2. 向市场监管部门

-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76条规定,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子商务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可以登录当地市场监督官网,在“公众互动”或“举报”栏目中提交信息。

- 时需提供商家名称、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证据材料。

3. 向协会

- 还可拨打12315,向全国协会。根据《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时需提供商家信息、虚假宣传内容及订单凭证等资料。

4. 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外卖虚假宣传如何投诉:法律依据与维权指南 图2

外卖虚假宣传如何投诉:法律依据与维权指南 图2

- 如果上述途径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48条“欺诈行为”提起诉讼。根据该条规定,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另一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意思表示,受损方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 司法维权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虚假宣传页面、订单信息、支付凭证等。

外卖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根据《广告法》第4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属于违法行为。具体而言:

1. 行政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对商家进行警告、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2. 民事责任:消费者因虚假宣传受到损失的,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条规定,要求商家赔偿损失。

3. 刑事责任:如果虚假宣传行为情节严重,构成诈骗罪或非法经营罪的,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如何避免外卖虚假宣传?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因虚假宣传造成的权益损害:

1. 仔细阅读商品描述

- 在点餐前,尽量详细查看商品详情页,注意商家是否使用夸大或不切实际的用语。

2. 关注用户评价

- 查看其他消费者的用餐体验和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3. 保存消费凭证

- 留存订单截图、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依据。

外卖虚假宣传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投诉和举报。我们也要提高辨别能力,避免因轻信虚假宣传而受损。当遇到类似问题时,记住“证据为王”,保留好相关凭证,并依法维权,才能让不法商家付出应有的代价,推动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