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办法》修订案发布 保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反不正当竞争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该办法旨在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办法》所称反不正当竞争,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下列几种:
(一)限定商品的销售地区或者销售对象;
(二)限定向第三人提出排他易条件;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办法》适用于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个人)。
《办法》分为章、条、两款。
章 总则。
条 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遵循公平、诚实、自愿、互利的原则。
第三条 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执行。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五条 经营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限定商品的销售地区或者销售对象;
(二)限定向第三人提出排他易条件;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第六条 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不得有下列之一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1.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
2. 限制商品的销售数量;
3. 限制商品的进口数量;
4. 限制商品的出口数量;
(二)不得限制商品的销售价格;
(三)不得限制商品的销售地点或者销售方式;
(四)不得限制商品的质量或者安全;
(五)不得限制商品的广告宣传;
(六)不得限制商品的包装或者标识;
(七)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限制商品交易的行为。
第七条 除本条第六条规定外,经营单位不得以排他易条件、限价、限量、限时、垄断包装等方式从事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措施。
第八条 经营单位被认定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纠正,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和要求改正;
(二)没收非法经营所得;
(三)处五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对单位罚款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罚款五万元以上的罚款;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九条 个人被认定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纠正,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和要求改正;
(二)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条 经营单位、个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纠正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经营单位、个人之间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纠纷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经营单位、个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反不正当竞争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反不正当竞争办法》修订案发布 保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图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在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不断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此背景下,《反不正当竞争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案于近日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办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办法》修订的背景主要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但也面临着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和打击难度加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反不正当竞争工作需求,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我国政府决定对《办法》进行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原则;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增加对经营者的信用体系建设等。
《反不正当竞争办法》修订案发布 保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图2
《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1.明确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原则
《办法》修订案明确了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原则,即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打击侵权、保障权益。这一原则既体现了反不正当竞争的性质,也反映了反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2.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
《办法》修订案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类别,包括: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商业秘密泄露、压价倾销、限制竞争、垄断经营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理措施。这有利于提高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识别和处理效率,有效保护公平竞争。
3.强化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办法》修订案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限制经营等。对重大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特别规定,加大了法律震慑力度。这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促使企业自觉遵守公平竞争规则。
4.增加对经营者的信用体系建设
《办法》修订案引入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对经营者的信用信行了规范管理,并将其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和处理的重要依据。这有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
《反不正当竞争办法》修订案的发布,对于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修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办法》的宣传和培训,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