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的表现及维权方法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应当对肖像权进行保护。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本文旨在分析侵犯肖像权的表现形式及维权方法。
侵犯肖像权的表现形式
(一)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
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肖像,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公开使用等。未经当事人同意,将他们的肖像用于商业广告、宣传材料等。
(二)恶意毁损、 mutilate 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肖像
恶意毁损、 mutilate 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肖像,如故意损毁、篡改他人照片等。
(三)非法披露他人肖像
非法披露他人肖像,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公开、传播其肖像等。
(四)非法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如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使用他人肖像作为欺诈手段。
维权方法
(一)自行维权
自然人可以自行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如发现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应立即采取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措施。在采取措施后,如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尚未构成刑事犯罪,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二)寻求法律帮助
在自行维权无效的情况下,自然人可以向机关报案,请求机关进行调查、处理。如机关未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机关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申请著作权登记
如被侵权的肖像权受到侵犯,且该侵权行为构成侵权行为,自然人可以向著作权登记机构申请著作权登记。著作权登记成功后,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享有相应的权利,包括赔偿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等。
(四)申请肖像权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肖像权保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理,如构成侵权行为,应依法判决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侵犯肖像权的表现及维权方法 图1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自然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如遇到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