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函:互联网侵权责任与纠纷解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侵权行为日益猖獗,给权利人及公众利益带来巨大损害。为此,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在不断加强对互联网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围绕互联网侵权责任及纠纷解决展开分析,旨在帮助广大律师同行及权利人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提高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解决技巧。
互联网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
(一)我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
律师函:互联网侵权责任与纠纷解决 图1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其他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在信息网络传播权方面,包括网页设计、制作、发布、传播等行为。只要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了著作权作品,就构成侵权。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计算机软件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租赁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其他应由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均受法律保护。在信息网络传播权方面,计算机软件的编译、解释、执行、展示、存储、传输等行为均构成侵权。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网络侵权行为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非法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或者侵犯他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权利人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解决途径
(一)协商解决
在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发生初期,权利人应尽量通过与侵权人协商解决,以减少纠纷解决的成本,避免影响网络空间的秩序。协商时,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争议焦点,合法合理地解决分歧。
(二)调解解决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权利人可依法申请调解。调解机构可以是行业协会、仲裁委员会、仲裁机构等。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协助双方达成协议,避免再次发生纠纷。
(三)诉讼解决
当调解无果或者调解协议未得到有效执行时,权利人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双方应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判决,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解决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法律适用、证据收集、诉讼程序等。广大律师同行及权利人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充分运用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注重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与安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