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错误:理解、行使与保护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的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在我国,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肖像权的保护范围、行使方式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本文旨在阐述肖像权的理解、行使与保护,以期提高公众对肖像权的认识,正确行使和保护自己的肖像权。
肖像权错误:理解、行使与保护 图1
肖像权的理解
1. 肖像权的定义与内容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的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我国《民法典》第1018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他人无权非法使用、泄露、毁损、篡改、制作虚假的肖像。”根据该法条,肖像权包括以下
(1)再现权:即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进行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2)使用权:即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进行使用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排斥他人干涉权:即他人无权非法使用、泄露、毁损、篡改、制作虚假的肖像。
2. 肖像权的性质
肖像权是一项人格权,具有以下特点:
(1)主体特定性:肖像权的主体为自然人,即具有一定民事权利能力的个体。
(2)内容广泛性:肖像权涵盖了自然人对其肖像的再现、使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保护持续性:肖像权自自然人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保护,持续至自然人去世之时。
肖像权的行使
1. 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权享有再现权
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权享有再现权,即有权将自身的肖像制作成各种形式,如照片、画像、雕塑等。自然人可以许可他人或者自行使用自己的肖像,但应当保证肖像的真实性、合法性。未经自然人许可,他人不得制作、使用虚假的肖像,否则构成侵权。
2. 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权享有使用权
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权享有使用权,即有权将自身的肖像用于各种用途,如个人形象宣传、商业广告、艺术创作等。自然人可以自行决定其肖像的使用方式,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未经自然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自然人的肖像,否则构成侵权。
3. 他人无权非法使用、泄露、毁损、篡改、制作虚假的肖像
他人无权非法使用、泄露、毁损、篡改、制作虚假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肖像权的保护
1. 自然人对自己肖像权的保护
自然人应当积极行使和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对他人侵犯自己肖像权的行为,可以依法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自然人可以委托律师等代理人员实施侵权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他人的义务
他人应当尊重自然人的肖像权,不得非法使用、泄露、毁损、篡改、制作虚假的肖像。在创作、使用肖像权作品时,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如因侵犯他人肖像权而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肖像权是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的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在理解、行使和保护肖像权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肖像权的价值,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和谐。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