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狡辩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除非经当事人同意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仅会对权利人造成精神上的损害,而且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我们必须严格依法处理。
在现实中,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时有发生,而且有时还会伴随着狡辩。如何狡辩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狡辩的形式
1. 未经当事人同意就公开肖像
在现实中,有些人会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公开他人的肖像。这种行为显然侵犯了权利人的肖像权。有些人会狡辩称,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因为并未将肖像用于商业目的,也未侵犯权利人的隐私权。这种狡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无论是否将肖像用于商业目的,只要未经权利人同意就公开肖像,就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2. 辩称肖像权已消灭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消除侵害其肖像权的行为。有些人会狡辩称,权利人的肖像权已经消灭,因此不能再请求消除侵害。这种狡辩是错误的。因为肖像权的消灭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权利人放弃肖像权、权利人因死亡等原因无法行使肖像权等。否则,即使权利人放弃或者死亡,也不能免除侵权人的责任。
如何狡辩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图1
3. 辩称侵权行为属于正当行为
有些人会将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辩称为正当行为,新闻报道、科学研究等。这种狡辩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无论何种情况,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不能因为其目的是正当而免除侵权责任。
狡辩的方法
1. 狡辩侵犯肖像权的程度
在狡辩时,侵权人常常会强调侵犯肖像权的程度。他们可能会狡辩称,他们的行为只是轻微的侵犯肖像权,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种狡辩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无论侵犯肖像权的程度如何,都是侵犯他人权利的表现,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 狡辩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
在狡辩时,侵权人还会强调侵犯肖像权的持续时间。他们可能会狡辩称,他们只是短暂地使用了别人的肖像,没有造成长期的影响。这种狡辩也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无论侵犯肖像权的时间长短如何,只要造成了权利人的精神损害或者经济损失,侵权人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 狡辩侵权人的身份
在狡辩时,侵权人还可能会强调自己的身份。他们可能会狡辩称,他们只是普通公民,没有侵犯肖像权的能力和动机。这种狡辩更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无论侵权人的身份如何,只要他们实施了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违法的,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免除侵权人的责任。对于狡辩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依法处理,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要通过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防止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再次发生。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