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益的条款》
概念及内涵
隐私,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我国《刑法》第242条规定:“下列行为之一,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的;(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的。”可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主要包括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以及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等。
法律规定及责任
1.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42条第1款的规定:“下列行为之一,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的;(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的。”对于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42条第2款的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适用及解释
1.行为竞合情况下如何适用法律。当行为人既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时,应根据其行为的主要目的和危害后果,依照《刑法》第242条或者《刑法》第245条的规定,确定适用的罪名和处罚。如行为人偷窥、偷拍、他人隐私,并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应按上述条款的规定,以侵犯他人隐私罪或者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
2.解释性规定。针对《刑法》第242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可以对以下犯罪作出解释:(一)侵入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的“情节较重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益的条款》 图1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可以分为偷窥、偷拍、、散布他人隐私,以及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篡改、删除他人数据等。在具体适用法律时,应根据行为人的行为目的和危害后果,依照《刑法》的相关条款,确定适用的罪名和处罚。对于行为竞合的情况,应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适用的罪名和处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