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肖像权生效时间是多久?如何保护个人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的权利,包括对于肖像的使用、保护、权利的行使等方面。在中国,肖像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权利,有权决定其肖像是否被使用、如何使用以及肖像权利的行使方式。”
我国肖像权的生效时间是多久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权利,自出生时起就享有。也就是说,一旦出生,个人就享有对其肖像的权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个人在媒体上公开露面或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照片等,此时肖像权就已经生效。
如何保护个人肖像权呢?下面介绍几个方面:
1.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出版、传播其肖像。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在使用他人肖像时,应当取得被摄者的同意,确保其意愿和权益得到保障。
2.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如果使用他人肖像用于商业目的,广告、宣传等,应当取得被摄者的同意,并支付相应的报酬。
我国肖像权生效时间是多久?如何保护个人肖像权? 图1
3. 保护个人肖像权不受侵犯。如果他人擅自使用、出版、传播他人肖像,构成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4. 自行制作肖像权证书。为保护个人肖像权,被摄者可以自行制作肖像权证书,明确自己的肖像权,并妥善保管。
5. 及时行使权利。被摄者发现侵权行为时,应当及时行使权利,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如果放弃行使权利,可能会导致权利的消失。
6. 请求司法保护。如果侵权行为严重,被摄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
个人肖像权是中国法律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当得到有效保护。在使用他人肖像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尊重被摄者的意愿和权益,确保合法合规。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