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主要方式口诀
侵权之责任,乃民事权益受损之后,侵权者对于因此造成的损害,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侵权责任主要方式有多种,而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对侵权责任主要方式进行详细的解析和阐述。
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是指侵权者对于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或者人身损害,应当承担的金钱赔偿责任。损害赔偿原则是侵权责任制度的核心,也是最为基本的责任方式。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
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是指侵权者在侵权行为被发现后,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被侵权人的损失进行弥补和修复。补救措施主要包括消除危险、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等。在实际操作中,侵权者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少或者免除其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侵权者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赔偿责任。”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侵权责任中,违约责任主要表现为承担赔偿责任。当侵权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被侵权人财产损失的,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行为致人损害
侵权行为致人损害,是指侵权者的侵权行为直接造成被侵权人损害的情况。侵权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8条规定:“因侵权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共同责任
共同责任,是指多个行为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被侵权人损害的情况。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两个以上行为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追诉责任
追诉责任,是指在侵权行为发生时,被侵权人未及时寻求法律保护,导致其无法获得及时赔偿的情况。侵权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侵权人可以追诉侵权者,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被侵权人未及时寻求法律保护的,侵权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主要方式口诀包括损害赔偿、补救措施、违约责任、侵权行为致人损害、共同责任和追诉责任。这些责任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侵权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责任方式,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