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别人肖像权的澄清视频及其法律问题

作者:ら浅安时光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的各种探店、旅游打卡等内容中,常常会涉及到他人的肖像权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澄清视频”中,拍摄者可能会未经他人同意拍摄并上传他人的影像资料,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还可能对被拍摄者的隐私和日常生活造成干扰。

肖像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百零三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百零四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形象拥有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是以营利还是非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除非存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

侵权视频的常见类型

在短视频平台上,常见的几种侵犯肖像权的情形包括:

侵犯别人肖像权的澄清视频及其法律问题 图1

侵犯别人肖像权的澄清视频及其法律问题 图1

1. 探店视频中随意拍摄顾客影像

许多商家为了展示门店环境或服务过程,会拍摄顾客的影像并制作成探店视频。这种行为如果未经顾客同意,就可能构成对顾客肖像权的侵犯。

2. 公共场所的“随手拍”

一些拍摄者在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随意拍摄他人,并将这些影像上传到网络平台,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了多起侵权纠纷案件。

3. 带有恶意性质的澄清视频

部分人出于某些目的(“澄清事实”),会未经许可拍摄并发布他人的影像资料。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还可能对他人的社会评价造成负面影响。

法律责任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个人因为他人发布的侵权视频遭受损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向平台投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二百四十七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被侵权人可以向视频发布平台投诉,并要求删除相关侵权内容。

2. 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协商无果或对方拒绝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的行为确实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并且造成了相应的损害结果。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令被告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3. 刑事报案

侵犯别人肖像权的澄清视频及其法律问题 图2

侵犯别人肖像权的澄清视频及其法律问题 图2

如果侵权行为特别恶劣(恶意传播他人隐私影像导致严重后果),受害人还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如何避免侵犯肖像权?

为了避免成为“澄清视频”的侵权者,我们在拍摄和发布视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征得被拍摄人同意

在拍摄可能包含他人形象的内容前,应当主动与相关人物沟通,明确获得他们的许可后才能进行拍摄和上传。

2. 合理处理影像资料

即使是在非营利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肖像,也需尽量避免让这些影像在网路上广泛传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马赛克处理)遮挡他人面部特征来降低风险。

3. 提高法律意识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澄清视频”虽然名义上是为了解释事实、还原真相,但如果拍摄和发布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对他人的肖像权保护,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给他人带来伤害。在这个影像资料随手可及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不仅要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只有在法律框架内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