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和诽谤罪:如权与追究责任》
《侵犯肖像权和诽谤罪:如权与追究责任》 图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侵犯肖像权和诽谤罪的现象层出不穷,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伤害。本文旨在分析侵犯肖像权和诽谤罪的内涵、表现形式及维权与追究责任的方法,以期为遭受此类侵权行为的当事人提供参考。
肖像权的内涵与保护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公民本人或者有权决定的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侵犯肖像权,表现为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其肖像,或者非法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用途等行为。
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侵犯肖像权的责任。一方面,行为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诽谤罪的内涵与认定
诽谤罪,是指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在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传播媒介或者利用其他渠道,散布虚假信息,侵犯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诽谤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故意传播虚假信息;(2)损害他人名誉;(3)情节严重。在具体案件中,判断是否构成诽谤罪,需要结合上述要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侵权行为的维权与追究责任
1. 请求停止侵害
遭受侵犯肖像权和诽谤罪的当事人,有权请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请求停止侵害:(1)与侵权行为人协商,达成和解;(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侵害;(3)申请机关采取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2. 消除影响
消除影响是指消除对被侵权人名誉的损害,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在侵权行为中,侵权人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散布虚假信息,造成被侵权人名誉受损。为了消除影响,被侵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请求侵权人采取措施:(1)要求侵权人删除相关虚假信息;(2)要求侵权人向公众澄清事实;(3)要求侵权人赔偿因此造成的精神损害。
3. 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是指侵权人对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害表示诚挚的歉意,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众澄清事实,恢复被侵权人名誉。在实际操作中,侵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1)在侵权人控制的媒体上发布道歉声明;(2)以书面形式向被侵权人道歉;(3)通过其他方式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
4. 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指侵权人对被侵权人遭受的精神损害、财产损失等,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在实际操作中,被侵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1)向侵权人要求赔偿;(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侵犯肖像权和诽谤罪给当事人带来严重的伤害,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权,还可能对当事人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对于遭受此类侵权行为的当事人,应当积极维权,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广大公众,也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