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赔偿诉讼:被起诉如何应对?
肖像权赔偿诉讼:被起诉如何应对? 图1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的权利。在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公民本人或者有权决定的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日益增多,肖像权赔偿诉讼也逐渐成为公民维权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探讨在肖像权赔偿诉讼中,被起诉方如何应对。
肖像权赔偿诉讼的基本概念与提起条件
1. 基本概念
肖像权赔偿诉讼是指在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下,被侵权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侵权人提起的赔偿诉讼。根据我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公民本人或者有权决定的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二十七条规定:“因侵犯公民肖像权损害他人利益的,应当赔偿损失。”肖像权赔偿诉讼的提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权利人确有损失;(2)侵权行为存在;(3)权利人和侵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益。
2. 提起条件
(1)权利人确有损失。权利人指的是拥有肖像权的人,如演员、艺人等。在提起肖像权赔偿诉讼时,权利人必须能够证明自己的损失。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精神损害等。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实际损失的证明来认定,如被侵权的肖像被用于商业用途而导致的收入减少等。精神损害则需要通过侵权人的过错行为给权利人带来的精神痛苦进行评估。
(2)侵权行为存在。侵权行为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权利人的肖像进行营利活动或其他损害权利人利益的行为。侵权行为可以通过实际行为或合同来证明。
(3)权利人和侵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益。民事权益是指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与权利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有关的权益。在提起肖像权赔偿诉讼时,权利人应当与侵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益,以便在诉讼中争取到更大的权益。
被起诉方的应对策略
1. 充分了解法律法规
被起诉方在应对肖像权赔偿诉讼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提起诉讼前,被侵权人应当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证据收集,如保存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照片、视频等,以便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被侵权人还应当了解自己的诉讼程序,如起诉、答辩、举证等。
2. 积极应诉
在肖像权赔偿诉讼中,被侵权人应当积极应诉。积极应诉不仅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助于法院了解案件事实,为被侵权人争取到更大的权益。被侵权人在诉讼中,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参加庭审、发表辩论等方式,向法院展示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给权利人带来的损失。
3. 合法进行辩护
在肖像权赔偿诉讼中,侵权人可能会提出一些抗辩意见,如侵权行为属于合理使用、权利人同意等。被侵权人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合法进行辩护。在辩护过程中,被侵权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给权利人带来的损失。被侵权人还应当说明自己在诉讼中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
4.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在肖像权赔偿诉讼中,被侵权人可以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如被侵权人可以请教律师,了解诉讼程序和策略。律师可以针对被侵权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诉讼策略,帮助被侵权人争取到最大的权益。
肖像权赔偿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在提起诉讼时,被侵权人应当充分了解法律法规,积极应诉,合法进行辩护,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被侵权人争取到最大的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