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你了解如权吗?
视频人物肖像权是指在视频中使用他人肖像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其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否则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视频人物肖像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
我们需要明确肖像权的概念。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民法典》第1015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泄露、损害其肖像权。”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使用,如演员、名人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使用他人肖像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获得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这意味着在视频制作前,必须征得相关人物同意,才能使用他们的肖像。如果未经同意就使用,将被视为侵权行为。
2. 用于正当地传播。视频的使用应具有合理性,如用于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正当地传播活动,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3. 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在使用他人肖像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合法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视频制作行为都涉及对他人的肖像使用。为了确保合法性,视频制作人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使用他人肖像前,务必征得他们的同意。可以通过、邮件、函告等方式与被摄人物取得,告知其肖像将被用于视频制作,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2. 确保视频使用的肖像为真实且合法的。避免使用涉及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的肖像。
3. 尊重被摄人物的权益。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尊重被摄人物的隐私和名誉,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视频人物肖像权是指在视频中使用他人肖像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其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否则构成侵权行为。为了确保合法性,视频制作人员应当注意遵守法律规定,尊重被摄人物的权益。
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你了解如权吗?图1
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你了解如权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视频平台发布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侵犯他人肖像权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当自己的视频人物肖像权被侵犯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权呢?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视频人物肖像权的概念和范围
视频人物肖像权是指在视频中使用他人肖像,未经其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权,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视频人物肖像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视频人物肖像权的范围
视频人物肖像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你了解如权吗? 图2
(1)视频中的面部形象、名字、声音等特征;
(2)视频中的身体形象、姿态、动作等特征;
(3)视频中的服装、配饰等特征。
2. 视频人物肖像权的保护期限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13条的规定,自然人的肖像权保护期限为生理性死亡之日起50年。如果视频人物肖像权被侵犯,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行为和侵权责任
1. 侵权行为
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视频中使用他人肖像,未经其本人同意;
(2)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权,未经其本人同意;
(3)非法获取、使用他人肖像权,未经其本人同意;
(4)恶意毁损、篡改他人肖像权,未经其本人同意。
2. 侵权责任
当视频人物肖像权被侵犯时,侵权人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停止侵权行为;
(2)消除影响;
(3)赔礼道歉;
(4)赔偿损失。
维权途径和程序
1. 自行协商
当自己的视频人物肖像权被侵犯时,应该与侵权人进行协商,要求他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请求调解
当侵权人与权利人协商无果时,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请求调解。调解成功的,可以避免诉讼,节省时间和精力。
3.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调解无果或者调解不成,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提交书面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责任的发生。
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是一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需要权利人和侵权人共同维护。通过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采取有效的维权措施,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侵犯视频人物肖像权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制止。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