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虚假宣传立案流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虚假宣传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举报虚假宣传的立案流程,以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程序,提高法律意识。
举报虚假宣传的条件和材料
1. 举报条件
(1)举报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真实姓名、住址或者经营场所等身份信息。
(3)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2. 举报材料
(1),应包括以下举报人的姓名、住址或经营场所、,举报的虚假宣传行为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等。
(2)相关证据材料,如图片、音频、视频、新闻报道等,可以证明虚假宣传行为的存在。
(3)如果有多个举报人共同举报同一虚假宣传行为,应提供各自的身份证明及共同举报声明。
举报虚假宣传的途径和方式
1. 举报
公民可以通过12345进行举报。在举报时,应提供完整的虚假宣传行为信息及证据材料。
2. 网络举报
公民可以通过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举报。在举报时,应提供完整的虚假宣传行为信息及证据材料。
3. 书面举报
公民可以通过邮寄或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交书面。在举报时,应提供完整的虚假宣传行为信息及证据材料。
立案审查和处理
1. 立案审查
(1)接到举报后,相关部门应尽快审查举报材料,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实。
(2)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举报,有关部门应在收到举报后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决定。
2. 处理方式
(1)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举报,有关部门应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对举报人提供书面回复。
(2)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举报,有关部门应自收到举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常见问题解答
1. 举报人可以匿名举报吗?
举报虚假宣传立案流程 图1
可以。为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会在举报材料中不透露举报人的身份信息。但匿名举报可能导致有关部门无法对举报信进行有效核实,有关部门会根据举报信中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一旦查实,会依法对违法者进行处理。
2. 如果发现虚假宣传行为,可以自行处理吗?
不建议。遇到虚假宣传行为,公民可以先向有关部门举报,由专业部门进行处理。自行处理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如处理不当,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举报虚假宣传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举报虚假宣传的立案流程,公民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打击虚假宣传的行动中,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希望本篇文章能对公众有所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