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部专门法律,自1993年起实施,先后于2013年和2021年进行了两次修改。本篇文章将全文收录,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总则
条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制定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 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商品交易和服务的消费者。
第三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获得质量、价格、服务、安全等方面的权益。消费者对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过程中受到损害的,依法享有权利要求赔偿、补货、退货、更换、补偿等救济措施。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消费者组织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国家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强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第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商品和服务。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协会全国性社会团体,负责组织消费者教育活动,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第七条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消费者组织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国际地与交流。
消费者权益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权利。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对价格依法提出的知情权、要求真实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图1
第十一条 消费者享有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不合理限制交易、不公正交易等格式合同的请求改正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享有对经营者的虚假广告、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性陈述等虚假信息传递的请求停止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享有对经营者的存在欺诈、虚假或者隐瞒事实、采取虚假或者误导手段等违法行为的请求赔偿的权利。
第十四条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或者存在健康、人身损害风险的,有权要求经营者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善,或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五条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其质量、性能、用途等实际情况明示价格,并按照价格欺诈或者虚假价格手段诱骗、欺骗消费者。
经营者的义务
第十六条 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第十七条 经营者应当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保障措施、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等向消费者明示,并确保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促销。
第十九条 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承担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保证责任。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或者服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换、修理或者赔偿。
第二十条 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因经营者的过错或者不当行为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争议解决
第二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过程中遇到损害的,可以依法向销售者、服务提供者请求赔偿,或者依法向消费者协会、相关组织投诉、协调,组织者应当及时、公正地处理投诉。
第二十二条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组织对经营者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采用其他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对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附则
第二十六条规定,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规定,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