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作者:挽长情 |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一部关于恶臭污染物排放的中国国家标准,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方式、监测方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相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生活排放等各种来源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恶臭污染物的定义

恶臭污染物是指那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凝结性、腐蚀性、毒性、放射性等特点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废物,其排放到环境中能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健康和安全。恶臭污染物排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疾病传播等问题,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

1. 科学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应依据科学、客观、准确、可操作的原则制定,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 完整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涵盖所有可能的恶臭污染物,包括其来源、性质、特性、污染影响等方面。

3. 前瞻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考虑到未来恶臭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为未来排放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4. 灵活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排放源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 可操作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技术要求和措施,确保标准执行的顺利和有效。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生活排放等各种来源的恶臭污染物排放。具体包括:

1. 工业生产领域:包括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排放,如化学工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皮革加工业等。

2. 生活排放领域:包括城市生活处理、填埋、污水处理、 indices://百度/#/home/index/view/e0b2167361054a07 的生活炉灶、食品加工、中型餐饮等恶臭污染物的排放。

3. 其他排放源:包括农业、运输、商业、餐饮、学校、医院等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排放。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

1. 排放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制。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为:工业生产领域为100mg/L,生活排放领域为50mg/L。

2. 排放方式: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如:工业生产领域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处理,尽量减少无组织排放;生活排放领域应采用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措施,防止恶臭污染物散发。

恶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恶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

1. 监测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排放源的监测点数量和位置,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监测方法: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恶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如气体分析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 数据处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要求,如数据校准、统计分析等。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和监管

1. 实施: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标准的强制执行时间和范围,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排放控制。

2. 监管: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政府的监管职责和权限,包括对排放标准的执行、监测数据的审核、对违法行为的查处等。

3. 考核: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排放标准的考核指标和方式,如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定期对排放源进行考核和评估。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中国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恶臭污染物是指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污染物。在工业生产、生活、 sewage treatment等方面都会产生恶臭污染物。恶臭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为了加强对恶臭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我国制定了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内容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包括:范围、规范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以及实施和管理与监督。

1.范围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恶臭污染物排放的企事业单位。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sewage treatment排放的恶臭污染物。

2.规范引用文件

本标准主要引用了以下几个规范性文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3.术语和定义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如下:

- 恶臭污染物:指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污染物,其排放会对人类健康、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安全等方面产生危害。

- 排放浓度:指单位时间内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

- 排放量:指在一定时间内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 排放源:指产生恶臭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

4.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恶臭污染物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具体包括:

- 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见下表。

| 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 | 说明 |

| | |

| 监测点布置: | 恶臭污染物排放监测点应布置在排放源的下游,并且距离排放源不应小于50米。 |

| 监测频率: | 恶臭污染物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每小时1次。 |

| 监测方法: | 恶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气体分析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

5.实施和管理与监督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恶臭污染物的实施和管理与监督。具体包括:

- 实施和管理的单位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恶臭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 环保部门应对恶臭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排放不符合本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

- 鼓励社会监督,鼓励群众举报恶臭污染物的排放行为,对举报查实的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理。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意义和启示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我国恶臭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规定了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量和排放源等要求,为我国恶臭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启示我们,环保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管理和控制恶臭污染物的排放,保障人类健康、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安全。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我国恶臭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并对其在我国恶臭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中的意义和启示进行了分析。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