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证据固定方法探究

作者:风落尘归去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侵权行为日益猖獗,给广大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网络侵权行为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多个方面。在网络侵权案件中,如何固定侵权证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探究网络侵权证据的固定方法,为网络侵权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网络侵权证据的定义及作用

网络侵权证据,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传输、存储、展示等方式,能够证明某一具体网络侵权行为存在的相关证据。网络侵权证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网络性。网络侵权证据与传统侵权证据不同,它的产生、传输、存储和展示均依赖于网络环境;(2)易传播性。网络侵权证据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迅速扩大影响;(3)难以消除性。网络侵权证据被删除或篡改后,痕迹难以消除,给权利人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网络侵权证据的固定是权利人维权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网络侵权证据是权利人主张侵权行为存在的证据,是权利人维权的重要依据;网络侵权证据的固定和保存,有利于法院对案件进行公正审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网络侵权证据的固定方法

(一)提取网络存储设备中的数据

网络侵权证据的提取,主要是指从侵权行为涉及的网络存储设备中获取相关数据。常见的网络存储设备包括网络服务器、电脑、手机等。提取网络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远程提取。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远程管理工具,对存储设备进行操作,提取相关数据。

2. 本地提取。通过数据恢复软件,对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扫描和提取。

(二) screenshot

screenshot,即屏幕截图,是指通过电脑操作,将网络界面上的信息捕捉并保存下来。screenshot可以用于固定网络侵权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screenshot的获取方法简单易行,只需要使用电脑自带的截图工具,或者第三方截图软件进行操作即可。

(三)网络流量数据

网络侵权证据固定方法探究 图1

网络侵权证据固定方法探究 图1

网络流量数据是指网络通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网络访问量、访问时间、访问IP地址等。网络流量数据可以作为网络侵权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和持续时间。网络流量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等方式进行。

(四)网络监控视频

网络监控视频是指通过网络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信息。网络监控视频可以作为网络侵权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和持续时间。网络监控视频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等方式进行。

(五)其他证据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证据固定方法,如、聊天记录、社交媒体信息等。

网络侵权证据的认证方法

网络侵权证据的认证,是指对网络侵权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和确认的过程。网络侵权证据的认证,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一)技术鉴定

技术鉴定是指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对网络侵权证据进行分析和鉴定,以证明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技术鉴定可以委托专业的技术机构进行,也可以由法院委托专业人员进行的。

(二)专家证言

专家证言是指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对网络侵权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证明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专家证言可以作为证据予以采纳。

(三)其他认证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认证方法,如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

网络侵权证据的运用方法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如何运用网络侵权证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网络侵权证据的运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的提交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权利人应当将网络侵权证据提交给法院,作为权利主张的依据。证据的提交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如提交证据的期限、证据的格式等。

(二)证据的质证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法院应当组织质证,让双方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如质证的程序、质证的地点等。

(三)证据的采信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法院应当对证据进行采信,以确定案件事实。证据的采信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如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可靠性等。

网络侵权证据的固定和运用,是解决网络侵权问题的关键环节。网络侵权证据的固定方法包括提取网络存储设备中的数据、screenshot、网络流量数据、网络监控视频等。网络侵权证据的认证方法包括技术鉴定、专家证言等。在网络侵权案件中,如何运用网络侵权证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