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
肖像权侵权构成要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从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需要满足的要素。在我国,肖像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肖像权侵权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未经权利人同意
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是肖像权侵权行为的基本条件。权利人同意包括明示同意和默示同意两种。明示同意是指权利人明确表示同意他人使用其肖像。默示同意是指权利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同意,但通过其行为、表达或者生活习惯等可以推知其愿意他人使用其肖像。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证明权利人曾经表示过或者默示同意过他人使用其肖像。
擅自使用他人肖像
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是指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权范围内的形象。这包括对肖像进行复制、发行、展示、表演、改编、翻译等行为。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需要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造成严重社会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等,才能构成侵权。
权利人权益受损
权利人权益受损是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权利人权益受损,意味着因他人擅自使用肖像权,导致权利人的人格利益、经济利益等受到损害。通常情况下,权利人权益受损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精神损害等,才能构成侵权。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权利人权益受损与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即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是导致权利人权益受损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证明权利人权益受损与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肖像权侵权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权利人权益受损以及因果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判断是否构成侵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这四个要素。在满足以上四个要素的情况下,行为人即为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图1
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
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 图2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他人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利,包括肖像权。”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肖像权侵权现象层出不穷。在法律实践中,如何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呢?从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入手,分析肖像权侵权的具体表现及法律责任。
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
1. 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是指享有权利的自然人。在我国,肖像权的权利主体为自然人,包括未成年人、成年人等。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要确认权利主体。权利主体的身份确定后,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否符合肖像权侵权的条件。
2. 权利客体
权利客体,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对象。肖像权客体为自然人的肖像。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应看权利主体是否对其肖像享有再现、使用等权利,以及他人是否侵犯了权利主体的肖像权。
3.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权利主体所采取的损害权利客体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应看他人是否实施了一般意义上的侵权行为,如未经权利主体同意擅自使用、制作、传播权利主体的肖像等。
4. 损害后果
损害后果,是指权利主体因侵权行为而受到的损害。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应看损害后果是否为权利主体所享有,以及损害后果是否与侵权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
肖像权侵权的具体表现及法律责任
1. 未经权利主体同意擅自使用、制作、传播他人肖像,构成侵权。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分为以下几种:
(1)侵犯肖像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侵犯肖像权,造成一般后果的,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3)侵犯肖像权,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警告、批评等行政处分。
2. 非法获取、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权。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分为以下几种:
(1)非法获取、使用他人肖像,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非法获取、使用他人肖像,造成一般后果的,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3)非法获取、使用他人肖像,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警告、批评等行政处分。
判断肖像权侵权构成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分析权利主体是否享有肖像权、侵权行为是否符合侵权构成要件以及损害后果是否与侵权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只有当这些要素都满足时,才能认定肖像权侵权行为成立,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