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特征及其法律规定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指环境污染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 主体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主体是实施环境污染行为的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这些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污染排放权限,否则承担侵权责任将不受法律保护。
2. 客体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客体是环境。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电磁辐射等多种要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污染侵权行为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实施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损害他人环境权益的行为。
3. 损害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导致他人环境权益受到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现实的、潜在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直接的,甚至可能是永久的。损害的程度可以通过环境监测、评估、鉴定等方法来确定。
4. 因果关系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环境污染行为是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根本原因。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必须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否则将无法认定侵权责任。
5. 违法性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行为违反了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这些规定实施环境污染行为,就构成侵权行为。
6. 责任范围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范围应当与损害程度相等。受害者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全部损害的赔偿责任,或者按照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侵权人的经济能力等因素,合理划分责任范围。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特征及其法律规定 图2
7. 损害赔偿特征: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赔偿损失。赔偿损失应当与损害程度相等,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赔偿方式可以是金钱赔偿,也可以是修复、治理、恢复等非金钱赔偿方式。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具有主体、客体、损害、因果、违法、责任范围、损害赔偿等特征。只有当这些特征都得到满足时,才能认定某一环境污染行为构成侵权责任,从而使受害者得以依法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特征及其法律规定图1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特征
1. 侵权行为特征
环境污染侵权行为是指环境污染者违反法律规定,通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噪音、电磁辐射等方式,对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他人环境权益受损的行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1)侵权行为主体特定。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主体是环境污染者,包括企业、个人或者其他组织。
(2)侵权行为方式多样。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可以通过废气、废水、废渣、噪音、电磁辐射等多种方式进行,具有广泛性、多样性。
(3)侵权行为后果严重。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如大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水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等,对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2. 责任特征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责任主体明确。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主体是环境污染者,包括污染源的所有人、 operators 和控制者。
(2)责任范围广泛。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范围广泛,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以及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和修复等费用。
(3)责任形式多样。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形式多样,可以包括金钱赔偿、修复环境、消除污染、赔礼道歉等。
(4)责任时间延续。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时间范围可以追溯到污染行为发生之时,即使污染行为已经结束,但环境污染的影响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因此需要继续承担责任。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
1. 《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污染者应当承担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责任。”
《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揭露、举报和制止。”
2. 《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污染者应当承担因污染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三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特征主要包括侵权行为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