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第85_86条:理解和应用的关键点分析》
《侵权责任法》是我国现行有效的民法法典之一,是调整我国民事侵权行为及责任的法律规范。其中的第85条和第86条,是关于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理解和应用这些关键点,对于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侵权纠纷中的维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来看第85条的内容。该条明确规定:“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侵权行为必须有过错,且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有过失,即其行为并非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标准。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行为会侵害他人的权益,而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并未意识到其行为会侵害他人的权益。
我们来看第86条的内容。该条明确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附带设备、设施因设计、施工、质量或者使用不当等原因损害他人的,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是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物件损害责任的规定,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附带设备、设施因设计、施工、质量或者使用不当等原因损害他人的,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物件损害责任,是指因物件自身的原因,如设计、施工、质量等缺陷,或者物件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责任。
基于上述两条法律规定,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关键点分析:
过错是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无论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都要求侵权人存在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对于故意过错,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过失过错,侵权人可以免于赔偿,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侵权责任法第85_86条:理解和应用的关键点分析》 图1
物件损害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物件损害责任是指因物件自身的原因,如设计、施工、质量等缺陷,或者物件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责任。物件损害责任的法律规定,为我国侵权责任法所特有,是调整物件损害纠纷的基本法律依据。
理解第85条和第86条的关键点,对于我们在处理侵权责任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发生侵权责任纠纷时,受害方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证明侵权人的过错,或者证明物件自身的原因,或者证明侵权人和物件都有过错。只有证明了这些关键点,受害方才能依法获得赔偿。在处理侵权责任纠纷时,我们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关于《侵权责任法第85_86条:理解和应用的关键点分析》的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