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会怎样处罚:我国法律法规解读

作者:腿长一米八 |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侵犯肖像权的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解读我国法律法规,明确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措施。

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一)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披露、传播他人肖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三条的规定:“对自然人肖像的使用,应当经公民本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他人同意。”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披露、传播他人肖像,构成侵权行为。

(二)非法制作、出售、提供、使用涉及侵犯肖像权的物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制作、出售、提供、使用涉及侵犯肖像权的物品,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三)侵犯肖像权的其他行为

除上述两种行为外,还包括下列行为:

1. 网络爬虫抓取、传播他人肖像,未经当事人同意;

2. 未经当事人同意,在公共场所展示、使用他人肖像;

3. 非法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

侵犯肖像权的处罚措施

(一)民事责任

侵犯肖像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

1.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 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3. 赔偿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二)行政责任

侵犯肖像权会怎样处罚:我国法律法规解读 图1

侵犯肖像权会怎样处罚:我国法律法规解读 图1

侵犯肖像权的,还可能面临行政责任,包括:

1. 警告、罚款;

2. 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经营工具、设备;

3. 责令改正、强制传唤、强制扣押、强制拘留。

(三)刑事责任

在严重情况下,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

1. 以侵犯肖像权为手段,敲诈勒索他人,数额较大的;

2. 利用侵犯肖像权的方法,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

3. 制作、出售、提供、使用涉及侵犯肖像权的物品,情节恶劣的。

侵犯肖像权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权益的行为,应当引起广大公众的高度关注。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侵犯肖像权的相关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肖像权,也有助于我们依法维权。在互联网时代,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更容易传播,我们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