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侵权责任的种类及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行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共同侵权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的情况。在共同侵权中,多个行为人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其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行为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本文旨在分析共同侵权责任的种类及法律规定,以期为法律工作者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共同侵权责任的种类
共同侵权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一般共同侵权:指共同侵权行为人中的部分人行为足以造成损害,其他行为人没有过错的共同侵权。一般共同侵权中,有过错的共同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即按照各自过错程度的比例承担责任。
2. 共同有过错的共同侵权:指共同侵权行为人中,部分人的行为共同造成损害,且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共同有过错的共同侵权中,各有过错的共同侵权行为人按照其过错程度的比例承担责任。
3. 分别有过错的共同侵权:指共同侵权行为人中,部分人的行为分别造成损害,且各有过错的情况下,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分别有过错的共同侵权中,各有过错的共同侵权行为人按照各自过错程度的比例承担责任。
共同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共同侵权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共同侵权行为:第六十五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侵权责任的种类及法律规定》 图1
2. 共同侵权责任的确定:第六十六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共同的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3. 共同侵权责任份额的确定:第六十七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承担责任。
4. 排除抗辩:第六十八条规定,共同侵权行为的当事人中,推定有过错的,其他人在承担责任后,可以请求其他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侵权责任是侵权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责任份额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法律工作者应准确理解共同侵权责任的种类和法律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