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应该如权?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泄露、出售或者非法欣赏自己的肖像。”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应引起广大公众的高度关注。当我们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如权呢?
侵权行为的认定
在维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侵权行为。一般来说,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商业用途,如广告、宣传等。
2. 非法泄露、出售、出租或者非法欣赏他人肖像。
3. 网络平台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营利性行为。
4. 恶意毁损、篡改他人肖像。
5. 非法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判断侵权行为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当事人能够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行为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权途径及程序
1. 协商协商
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我们可以先尝试与侵权人进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商时,应明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便达成共识。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尝试采用其他途径解决。
2. 请求停止侵权行为
如协商无果,我们可以向侵权人发出停止侵权行为的请求。在此过程中,应向侵权人明确指出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侵权人不同意停止侵权行为,我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侵犯肖像权应该如权? 图1
3. 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请求停止侵权行为无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在诉讼过程中,应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证据收集与证明
在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收集与证明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我们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1. 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照片、视频、录音等原始资料。
2. 侵权人的道歉信、道歉声明等书面文件。
3. 侵权人的悔过书、认错书等书面文件。
4. 侵权人的经济损失证明,如收入证明、医疗费发票等。
5. 其他相关证据,如报警记录、病历、误工证明等。
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权,避免泄露个人隐私。在诉讼过程中,应向法院提交完整的证据材料,以便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面对侵权行为,我们应积极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应遵循法律程序,合法合理地解决纠纷,以期达到最佳的维权效果。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