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作中的肖像权问题:二次创造是否算侵犯肖像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次创作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文化现象。在这种现象的推动下,许多二次创作作品应运而生,如二次元动漫、游戏、小说等。随着二次创作作品的广泛传播,肖像权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二次创造是否算侵犯肖像权,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二次创作中的肖像权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二次创作作品的创作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些法律参考。
肖像权的概念及
二次创作中的肖像权问题:二次创造是否算侵犯肖像权? 图1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18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该法条也规定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的情况。
二次创作中的肖像权问题:
1.二次创作是否构成侵权?
对于二次创作中的肖像权问题,需要判断是否构成侵权。通常情况下,二次创作作品如果以营利为目的,且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则可能构成侵权。但是,如果二次创作作品是为了评论、研究、教育等非营利目的,或者是为了提高公共认知度,那么这种二次创作行为就不构成侵权。
2.肖像权是否受到保护?
在二次创作中,涉及到对他人的肖像进行再现、使用等行为,因此需要判断肖像权是否受到保护。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18条的规定,自然人的肖像权受到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在二次创作中,如果使用了他人的肖像,且未经本人同意,那么就构成侵权。
二次创作中肖像权的法律规定及解释:
1.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1018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
2.法律规定解释: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18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这一规定说明,在二次创作中,如果使用了他人的肖像,且未经本人同意,那么就构成侵权。该法条也强调了非营利目的的二次创作行为不构成侵权。
二次创作中肖像权的法律风险:
1.法律风险一:侵犯他人肖像权
在二次创作中,如果未经过他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那么就可能构成侵犯他人肖像权。如果二次创作作品是为了营利目的,那么就构成侵权。如果是为了评论、研究、教育等非营利目的,那么这种二次创作行为就不构成侵权。
2.法律风险二:承担侵权责任
在二次创作中,如果因使用他人的肖像而构成侵权,那么创作者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创作者需要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次创作中的肖像权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泛、复杂多变的问题。在二次创作中,创作者和消费者都需要充分了解肖像权的法律规定及保护范围,避免因侵犯他人肖像权而导致法律纠纷。创作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应尊重他人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二次创作的合法性,促进二次创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8条、第1019条。
[2] 张某诉李某侵犯肖像权案[例].法大大.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