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的情况有哪些?
概念与定义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我国《民法典》一千零一百九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其肖像。”侵犯肖像权,是指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其肖像,侵犯他人人格权益的行为。
侵犯肖像权的情况分类
侵犯肖像权的情况有哪些? 图1
(一)未经同意制作、使用肖像
1. 制作、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广告宣传
2. 为他人提供肖像用于网络社交媒体或其他网络平台
3. 制作、使用他人肖像制作商品、服务标识等
(二)未经同意提供、出版、传播肖像
1. 未经允许,制作、提供、出版、传播自己的肖像
2. 非法复制、传播他人肖像
3. 非法删除、修改他人肖像
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1. 停止侵害:立即停止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侵犯肖像权的肖像。
2. 赔礼道歉:向肖像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3. 赔偿损失:赔偿因侵犯肖像权造成的损失,如精神损害赔偿等。
4. 恢复原状:恢复被侵害的肖像权人的肖像权。
(二)行政责任
1. 罚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对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进行罚款处罚。
2.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侵犯肖像权的违法所得。
3. 强制措施:依法对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肖像权的保护与维权
(一)肖像权人的权益保护
1. 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权享有独立的权利保护,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2. 肖像权人享有对肖像的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等权利的自主权,他人不得擅自侵犯。
(二)肖像权维权途径
1. 协商:肖像权人可以与侵权人协商解决肖像权纠纷。
2. 诉讼:肖像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3. 申请仲裁:肖像权人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肖像权纠纷。
侵犯肖像权的情况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在使用他人肖像时,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权益,经得本人同意后进行制作、使用。如未经同意,就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他人肖像,将构成侵犯肖像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