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追究期限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实施侵权行为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损害发生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费用由侵权人承担。”对于侵权行为的追究期限,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明确的时间限制,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本文旨在分析《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追究期限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以期为法律工作者及广大民众提供准确、清晰的法律指导。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追究期限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损害发生之日起,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费用由侵权人承担。”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损害发生的,应当及时通知侵权人,并在不可抗力结束后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第三十五条规定:“损害事实发生之日起,权利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间限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从上述规定来看,追究期限一般自损害事实发生之日起算起。对于一般侵权行为,自损害事实发生之日起两年内,权利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超过两年时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损害发生,权利人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1. 《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损害发生的,应及时通知侵权人,并在不可抗力结束后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该法条明确了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的侵权行为的追究期限,即不受时间限制。
2. 《合同法》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依法定或者协商的方式确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等方式保证债务的履行。”该法条明确规定了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方式,但对于侵权行为的追究期限并未明确规定。
3.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损害的发生是因设计、制造、质量或者使用缺陷等原因引起的,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条对于侵权行为的追究期限并未明确规定,但明确了因设计、制造、质量或者使用缺陷等原因导致的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追究期限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图1
《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行为的追究期限一般自损害事实发生之日起两年内,权利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损害发生,权利人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也对侵权行为的追究期限进行了规定,为法律工作者及广大民众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