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肖像权:刑法如何保护您的权益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屡见不鲜,给受害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我国刑法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旨在分析侵犯他人肖像权的犯罪行为、刑事责任以及如权,以期提高公众对肖像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侵犯他人肖像权:刑法如何保护您的权益 图1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犯罪行为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典型的犯罪行为:
1. 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出售、出租、出借他人肖像的行为。
2. 在公共场所、网络平台上公开传播他人肖像,未经当事人同意。
3. 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他人肖像信息的行为。
4. 冒用他人名义发表肖像权作品,侵犯他人肖像权。
5. 未经当事人同意,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广告等宣传活动的行为。
刑事责任
侵犯他人肖像权,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损害的,还应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应当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如权
受害人在遭受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时,应当积极维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发现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如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删除相关画像等。
2. 报警。如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為無法通過對話、协商等和平方式解決,可以向机关报警,由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3. 提起民事诉讼。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4. 申请国家赔偿。如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為给受害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可以向国家赔偿机关申请国家赔偿。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财产损害,必须依法予以严惩。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权,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