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一览表:全面解读我国侵权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法概述
侵权责任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是我国的一部侵权行为法。它以侵权行为的发生、侵权责任的认定、侵权损害的赔偿等为内容,规定了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一部具有我国特色的侵权责任法律。
侵权行为的发生
1. 侵权行为的定义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2. 侵权行为的种类
《侵权责任法》第7条规定:“侵权行为分为民事侵权行为和刑事侵权行为。”民事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刑事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刑法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侵权责任的认定
1.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3条规定,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过错、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行为人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人;过错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道德规范等,应承担责任的主观状态;损害后果是指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包括物质损害和人身损害;因果关系是指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2. 侵权责任的举证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4条规定,受害方向侵权人提出侵权诉讼时,应当提供证明侵权行为存在的证据。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侵权责任的成立。
侵权损害的赔偿
1. 赔偿原则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赔偿原则包括:实际损失原则、损害赔偿原则和惩罚性赔偿原则。实际损失原则是指赔偿应当根据实际损失赔偿;损害赔偿原则是指赔偿应当与实际损失相等;惩罚性赔偿原则是指赔偿超出实际损失的部分,用于惩罚侵权人的违法行为。
2. 赔偿范围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和的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人身权益损失,包括身体损害和健康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精神损害。
《侵权责任法一览表:全面解读我国侵权法律规定》 图1
《侵权责任法》是一部具有我国特色的侵权行为法,对侵权行为的发生、侵权责任的认定、侵权损害的赔偿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全面解读《侵权责任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侵权行为法律规定,为预防和处理侵权纠纷提供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的实施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