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肖像权怎么判刑|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处罚标准

作者:溺爱一世 |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个人肖像信息被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盗窃他人肖像信息来谋取私利,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从法律角度详细解析“盗肖像权怎么判刑”这一问题,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盗肖像权?

盗肖像权,是指行为人未经肖像权人同意,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肖像信息,并用于非法目的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1. 擅摄: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拍摄他人照片或视频

盗肖像权怎么判刑|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处罚标准 图1

盗肖像权怎么判刑|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处罚标准 图1

2. 窃取账号:非法入侵社交平台、企业管理系统等获取肖像数据

3. 植入恶意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偷拍用户活动并存储其肖像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任何未经许可获取和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

盗肖像权的法律性质

在法律实践中,盗肖像权往往与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交织在一起:

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盗窃罪:如果行为人在获取肖像信息过程中还实施了入户盗窃、扒窃等行为,则可能构成盗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行为人如果通过技术手段非法入侵他人系统获取肖像信息,则可能构成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肖像权犯罪的判刑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确定具体的量刑幅度:

1. 涉案金额:根据《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窃罪的量刑主要看盗窃财物的实际价值。数额较大起为一千元至三千元左右(各地标准略有差异)。

2. 犯罪情节: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多次作案、是否有前科、是否造成受害人重大损失等

3. 社会危害性:行为人获取肖像信息后若用于诈骗、敲诈勒索等活动,则会显着增加社会危害性

4. 主观恶性:如果行为人是初犯且有悔罪表现,可以从轻处理;如果存在恶意牟利,则从重处罚

典型案例分析

以 recently reported case为例:

张三因涉嫌非法获取公民肖像信息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经查,张三通过伪造登录界面窃取了某社交平台近万名用户的肖像和身份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出售给境外诈骗团伙。最终法院审理认为,张三的行为已经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性,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如何防范盗肖像权?

作为个人和企业,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类似侵害:

1. 提高安全意识:不击不明,不在不可信的网站注册个人信息

2. 加强技术防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

盗肖像权怎么判刑|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处罚标准 图2

盗肖像权怎么判刑|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处罚标准 图2

3. 完善法律维权:一旦发现肖像权被侵犯,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与建议

盗肖像权行为不仅侵害了个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司法机关应当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有效威慑;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对于有违法犯罪倾向的行为人,我们建议:

1. 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认识到非法获取肖像信息的法律后果

2. 如果误入歧途,请及时悬崖勒马,主动退还赃物,并向司法机关自首

只有每个人都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有效遏制盗肖像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