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侵权责任第三编的法律适用与制度创新

作者:钟情一生 |

在当代中国法治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承载着调整民事关系、事权益的重要使命。而其中“侵权责任”部分,尤其是第三编,更是被称为维护民事主体权利的“一道防线”。围绕《民法典》侵权责任第三编的核心内容,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全面探讨其制度创实践意义。

《民法典》侵权责任第三编的法律适用与制度创新 图1

《民法典》侵权责任第三编的法律适用与制度创新 图1

侵权责任第三编的基本理论

1. 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侵权责任作为民事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民法典》中具有独立的篇章进行规制。侵权责任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法律特征:

(1)填补损害的功能性:侵权责任的核心目的是通过赔偿等方式填补受害人遭受的损失。

(2)惩罚与预防相结合:在些情况下,侵权责任还承担着对加害人的惩罚以及对社会公众的警示作用。

(3)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侵权责任几乎涵盖了所有民事权益可能受到侵害的情形。

(4)法律调整的多样性:侵权责任既包括损害赔偿等财产责任形式,也包含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行为责任。

2.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基本结构

《民法典》第三编“侵权责任”共计有六章内容,具体包括一般规定、特殊侵权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高度危险责任以及其他侵权责任形式。这种体系设计体现了从普通到特殊的逻辑顺序,便于司法实践中的操作与适用。

侵权责任第三编的主要制度创新

1. 确立了“自甘风险”规则

在文体活动中,参与者因自身行为导致损害后果的情形时有发生。《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了“自甘风险”规则(见《民法典》第176条),即在明知存在危险的情况下自愿参与活动所造成的人身损害,受害人无权请求组织者承担赔偿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

在高校篮球比赛中,甲同学因篮动作不当导致椎骨骨折。事后,甲同学要求学校和组织者承担责任。法院审理认为,篮球运动本身存在一定的竞技风险,甲同学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身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所预见,最终判决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2. 完善了“好意同乘”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搭顺风车”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民法典》在侵权责任编中专门新增了关于“好意同乘”的相关规定(见《民法典》第1217条)。这一规则旨在平衡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保护与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公平责任。

法律价值评析:

“好意同乘”规则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好人有好报”理念的坚守,也为司法实践中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明确的裁判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规则仅适用于受害人无偿搭乘且不存在其他过错的情形。

3. 强化了对特殊体的权益保护

侵权责任编在保护特定体方面作出了多项制度安排:

(1)胎儿利益的延伸保护:明确规定了胎儿可以作为权利主体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请求权(见《民法典》第1207条)。

(2)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将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拓展至包括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特定主体的人格利益情形。

侵权责任第三编在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与应对路径

1. 具体规则适用中面临的困惑

(1)关于“自甘风险”规则的适用边界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需要准确判断受害人是否存在独立于其自愿行为之外的他人的过错因素。在一起滑雪场事故纠纷中,法院就需要综合考量雪道的设计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景区管理方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等多个方面。

(2)特殊侵权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

针对环境污染责任和医疗损害责任等特殊侵权类型,《民法典》规定了不同的举证规则和责任构成要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特殊制度与一般条款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2. 解决路径与方法论建议

(1)深化对《民法典》第三编法律规范的理论研究

司法工作者应当加强对侵权责任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重点关注《民法典》中的新制度、新规则,尤其是那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还应注重司法实践经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裁判标准。

(2)统一裁判尺度,强化法律适用的可预测性

应当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方式,为下级法院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引,确保全国范围内侵权案件的裁判尺度保持一致。

侵权责任第三编的发展展望

《民法典》侵权责任第三编的法律适用与制度创新 图2

《民法典》侵权责任第三编的法律适用与制度创新 图2

1. 理论研究的深化

在未来的民法学研究中,侵权责任体系仍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对《民法典》新增条款的制度评析以及与其他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协调,都需要学界持续投入精力进行探讨。

2. 法律修订与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侵权类型不断涌现,现有的侵权责任编可能难以涵盖所有的侵害民事权益情形。适时启动《民法典》的修订工作,对相关条款进行补充和完善,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 国际化的考量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侵权法制度需要注重与国际接轨,既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又要立足国情,走出一条具有的发展道路。

《民法典》第三编“侵权责任”的颁行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它不仅体现了法律规范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未来的实践中,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这一重要法律制度的作用,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