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及其法律适用

作者:只对你说爱 |

发布日期:2024年1月16日

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1

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1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侵权案件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医疗侵权责任作为民事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其核心在于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界限。围绕“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包括哪些”这一主题,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医疗侵权责任的基本概念

(一)医疗侵权责任的定义

医疗侵权责任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行为存在过错,导致患者遭受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这种责任基于侵权法原理,强调行为人因其不当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医疗侵权责任的特点

1. 专业性:医疗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在认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时需要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和标准。

2. 复杂性:医疗侵权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因素,需综合考虑患者、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多方利益。

3. 举证难度大: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患者通常难以自行收集证据证明医疗机构的过错,需要借助专业鉴定机构的力量。

我国《民法典》对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其中对医疗侵权责任有明确规定。具体包括以下

(一)一般规定

《民法典》第1218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尊重患者自治權,遵循醫療常規,採取合理的診療手段,防止對患者造成損害。”该条款确立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损害赔偿范围

《民法典》第124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应当赔偿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废、死亡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补偿金、丧葬费和死亡補償金等。”这一条款明确了医疗侵权责任中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

(三)免责事由

《民法典》第125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診療活动中未履行告知义务或者违反醫療常規的,推定其有过错。”在患者因自身病情或特殊体质导致不良后果时,医疗机构可以依法主张减轻或免除责任。

(四)医疗损害鉴定

《民法典》虽然未直接规定医疗损害鉴定的具体程序,但在司法实践中,医疗损害鉴定是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的重要依据。发布的《关于审理医疗損害責任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醫療損害責任解釋》”)对医疗损害鉴定的启动条件和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医疗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根据侵权法理论,医疗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为人

行为人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在医疗活动中通常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作为法人组织,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行为视为机构行为,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对医务人员的行为承担替代责任。

(二)过错

过错是医疗侵权责任的核心要件之一。根据《民法典》第124条的规定,医疗过错包括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 违背诊疗义务:未履行必要的檢查義務或者治療義務。

- 违反医疗常规:未遵守行業內普遍接受的操作規范和診療指南。

- 未盡告知義務:未充分告知患者醫療风险或未取得患者的同意。

(三)損害結果

损害结果是指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导致的患者实际遭受的损失。常见的損害包括:

- 人身損害:如感染、器官損傷等。

- 經濟損害:如醫療費用增加、誤工損失等。

- 精神損害:如精神痛苦、名譽损毁等。

(四)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存在法律上的 causatio。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需要借助专业鉴定机构來評估醫療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聯程度。

医疗侵权责任认定标准

由于医疗活动的专业性,医疗侵权责任的认定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一)患者投诉与初步筛查

当患者認為自己受到侵害時,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投訴。医疗机构應當對投訴進行初步篩查,必要時成立專門委員會對投訴內容進行調查。

(二)醫療損害鑑定

在司法實務中,醫療損害鑑定是认定醫療機構是否存在过错的重要依據。鑑定機構需要由具有资质的專家組成,并按照規定的程序開展工作。

(三)法院審理

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2

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2

法院在受理医疗侵权案件後,會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進行審查,並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判決。

医疗侵权责任的责任方式

醫療侵权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最常見的責任承擔方式,包括醫藥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直接損失和喪葬費、死亡補償金等間接損失。

(二)恢復 Patient Rights

在患者權益遭受侵害時,法院可以責令醫療機構採取措施恢復患者的榮譽權或隱私權。在醫療隱私泄露案件中,法院可能判令醫療机构刪除相關信息並公開道歉。

(三)懲罰性賠償

在極少數嚴重情節下,法院可能會判决医疗机构支付懲罰性賠償金,以示懲戒。

医疗侵权责任中的特殊问题

(一)醫療機構的免责事由

根據《民法典》相關條款和《醫療損害責任解釋》,醫療機構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得免除或减轻責任:

- 患者具有特殊體質

- 医疗風險事先告知並取得患者同意

- 緊急情況下的救療行為等。

(二)醫療保險的第三者赔付

在醫療侵权責任案件中,醫療保險公司作為第三者有義務承擔一定償付責任,這一點在《醫療保險法》中有明确规定。

(三)隱私與知情同意

現代醫學倫理強調患者隱私權和知情同意權的重要性。医疗机构必須在實施診療行為前向患者充分告知醫療風險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法律風險防控建議

為規避醫療法律風險,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和風險管理機制,規範醫療人員的操作規程。

(二)加強醫患溝通

培訓醫療人員的溝通技巧,確保在診療活動中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並尊重患者自治權。

(三)購買法律保險

為應對潛在的醫療爭議和訴訟風險,建議医疗机构投保相應的法律保險產品。

結語

醫患關係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醫患互動對於維護公共衛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從法律實務的角度來說,准確理解並合理運用《民法典》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妥善處理醫療損害責任案件至關重要。希望本文能夠為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及患者提供有益參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