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犯肖像权,直接报警的途径与注意事项

作者:金牌馬子 |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三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包含公民肖像的作品。”被侵犯肖像权是指未经公民本人同意,他人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包含其肖像的作品,侵犯了该公民的肖像权。

直接报警是指公民在发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时,立即向机关报警,请求依法予以制止。直接报警是维护自身肖像权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直接报警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进行直接报警:

1. 未经本人同意,他人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包含公民肖像的作品,侵犯公民肖像权的;

2. 网络平台上发布、传播包含公民肖像的作品,未注明公民肖像权归本人所有,造成公民肖像权被侵犯的;

3. 企业、个人非法使用公民肖像,未经本人同意,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包含公民肖像的作品的;

4. 他人非法获取、利用公民肖像,造成公民肖像权被侵犯的;

5. 其他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导致公民肖像权受到损害的。

在进行直接报警时,公民应当向机关提供以下信息:

1. 自己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2. 被侵犯的肖像权的具体情况,包括侵犯的时间、地点、方式、涉及的个体等;

3. 证据材料,如照片、视频、截图等,能够证明被侵犯的肖像权的存在和侵权行为;

4. 请求机关采取的措施,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直接报警是维护自身肖像权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在面临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下,公民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维权,如与侵权人协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但直接报警具有及时性、效率性和成本低的优势,因此在面临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下,建议及时直接报警,以便尽快制止侵权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被侵犯肖像权直接报警是指公民在发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时,立即向机关报警,请求依法予以制止。在进行直接报警时,公民应当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侵犯的肖像权的具体情况、证据材料以及请求机关采取的措施。直接报警是维护自身肖像权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被侵犯肖像权,直接报警的途径与注意事项图1

被侵犯肖像权,直接报警的途径与注意事项图1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传播其肖像。”被侵犯肖像权,是指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他人擅自使用其肖像,侵犯了他人对其肖像权的保护。

被侵犯肖像权的直接报警途径

1. 向机关报警。被侵犯肖像权后,可以向机关报案,要求依法予以制止。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采取措施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依法进行处理。

2.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直接报警的注意事项

1. 及时性。被侵犯肖像权后,应尽快报警。越快越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越有利于固定证据,为案件侦破、诉讼提供有力支持。

被侵犯肖像权,直接报警的途径与注意事项 图2

被侵犯肖像权,直接报警的途径与注意事项 图2

2. 准确性。报警时,应尽量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包括侵权人的姓名、、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等。准确、详细的报警信息有利于机关及时采取措施,及时、准确地处理案件。

3. 合法性。报警时,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如亲临机关报案,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报警。应遵守机关的调查、处理程序,配合机关进行调查,不要擅自行使法律权利,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保护隐私。在报警过程中,应尽量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确实需要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尽可能通过安全、合法的渠道进行。

被侵犯肖像权后,应积极、主动地依法直接报警,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应了解直接报警的注意事项,以便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