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与计算方法
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有权决定其肖像的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肖像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与计算方法,理论和实践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有鉴于此,结合我国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对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与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与计算方法 图1
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
1. 法律规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有权决定其肖像的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用于新闻报道、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可以不经自然人同意。”对于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该法并未明确规定。
2. 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可以发现,在肖像权侵权赔偿中,法院通常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程度、被侵权人遭受的精神损害等因素来判断赔偿金额。在高级人民法院(2017)沪73民终4435号案件中,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在未经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在网络平台上使用原告的肖像,构成侵权。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万元。
肖像权侵权赔偿计算方法
1. 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对被侵权人精神损害的赔偿,通常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程度、被侵权人遭受的精神损害等因素来判断。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时,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实际损失赔偿
实际损失赔偿是指赔偿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损失,如拍摄费用、后期制作费用等。间接损失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被侵权人丧失商业机会、商业利益等方面的损失。在计算实际损失时,应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与计算方法是一个涉及法律、技术和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程度、被侵权人遭受的精神损害等因素综合判断赔偿金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肖像权侵权赔偿标准有望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