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高空抛物|普法宣传活动小结
高空抛物现象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治理难题。为了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公民法治意识,某社区联合当地司法部门共同开展了一场以“禁止高空抛物”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辖区居民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活动背景与意义
高空抛物现象屡禁不止,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的规定,故意从高处抛掷物品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将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低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本次普法宣传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旨在通过教育引导让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到高空抛物行为的严重性及法律后果。活动特别邀请了多位法学专家和律师志愿者,采用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禁止高空抛物|普法宣传活动小结 图1
主要活动内容
1. 法律讲座与专题培训
活动期间,主办方共举办三场专题讲座,分别围绕“高空抛物的法律界定”、“相关责任认定及追究”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某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高空抛物的最新规定,特别是明确了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在预防此类事件中的义务和责任。
2. 宣传资料发放与互动活动
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了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内容涵盖高空抛物的危害性、法律后果、防范措施等实用信息。现场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参与者可凭正确回答问题赢取小礼品。这种形式不仅增加了活动趣味性,更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度。
3. 标识系统建设与警示宣传
为强化预防效果,社区在重点区域(如高层住宅楼前)增设了醒目的禁止高空抛物标识牌,并通过、社区公告栏等平台持续推送相关提示信息。这种“软硬兼施”的多元化宣传手段取得了显着成效。
活动取得的显着成效
1. 提高居民法律意识
活动结束后,我们针对参与居民进行了随机回访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表示对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承诺今后将杜绝此类行为。
2. 增强社会共治效能
通过本次普法宣传,社区内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物业管理部门也建立了定期巡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结合活动反馈意见,社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高空抛物预防与处置办法》,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并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持续强化宣传力度。拟于下半年启动“禁止高空抛物”主题法治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2. 完善预防管控措施。推动安装更多监控设备,并试点运行智能化预警系统。
禁止高空抛物|普法宣传活动小结 图2
3.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本次普法宣传活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深知维护公共安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为创建和谐文明社区不懈努力!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