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伤人事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的法律认定与实务分析

作者:金牌馬子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饲养宠物作为伴侣。随之而来的是频发的宠物伤人事件,给社会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宠物伤人事件”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务案例,系统分析在宠物致害责任纠纷中应当注意的法律要点。

“宠物伤人事件”的概念与背景

“宠物伤人事件”,是指在范围内发生的因饲养或管理不善导致的宠物伤害他人事件。这类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撕咬、抓挠等直接接触性伤害,以及吠叫、追逐等虽未直接接触却引起受害人心理恐慌或身体损伤的情况。

根据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和法院判决案例统计,在发生的宠物伤人事件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典型情况:

宠物伤人事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的法律认定与实务分析 图1

宠物伤人事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的法律认定与实务分析 图1

1. 犬只未拴养状态下随意走失导致他人受伤

2. 养宠人在公共场所未按规定牵引犬只引发冲突

宠物伤人事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的法律认定与实务分析 图2

宠物伤人事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的法律认定与实务分析 图2

3. 宠物因受到惊吓或其他原因突然攻击他人

4. 在无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宠物互动导致意外发生

通过梳理这些典型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法律适用往往需要综合考量事发的具体情境、各方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以及损害后果等因素。

宠物致害责任中的法律认定要点

1. 宠物伤人事件的责任主体认定

在一般情况下,宠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是承担侵权责任的责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5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饲养人的概念既包括宠物的实际所有者,也包括临时看护人等代为管理和照顾的人。如果发生如下情形:

宠物在借养期间造成他人损害

养宠人在特定场合(如培训机构、寄养机构)未尽到管理义务导致意外

这些情况都可能构成饲养动物致害责任。

2. 无接触伤害的特殊情形及其法律适用

司法实践中逐渐出现一种新型争议:即使宠物的行为并未直接接触受害人,但因其吠叫、追逐等行为导致受害人心理受到惊吓或身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受伤的情形。这种“无接触性损害”是否承担责任?

针对这一问题,在2023年发布的指导案例中明确指出:

若动物的攻击性行为足以使他人处于现实危险之中,且受害人因此产生精神紧张或肉体损害,则饲养人仍需承担相应责任。

司法实践中,“宠物无接触伤害”的构成要件通常包括:

① 宠物的行为具有明显攻击性或威胁性

② 受害人因该行为陷入惊吓状态或其他身体不适

③ 损害结果与宠物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免责事由的认定

《民法典》第1245条明确列出两种免责情形: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擅自进入标有“禁止遛狗”的区域并逗弄宠物。

第三人过错导致动物伤人发生。其他行人突然惊吓宠物引发攻击行为。

在认定是否存在免责事由时,法官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判断:

受害人的行为是否超出正常生活范围

宠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在事发当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典型案例评析

案例一:宠物未拴养致伤路人

2023年5月,社区发生一起犬只未拴养导致路人受伤案件。法官审理认为:

饲养人未履行拴养义务,存在明显过错

受害人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

判决饲养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案例二:“无接触伤害”引发纠纷

2023年8月,一名儿童因听到邻居家宠物狗的吠叫而受到惊吓摔倒骨折。法院经审理认为:

宠物的行为确实对受害人造成了心理刺激,导致身体损害

该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判决饲养人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法律风险防控建议

1. 养宠人的日常注意事项

在公共场所遛狗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使用合规牵引装置

对具有攻击性的犬种应采取更加谨慎的管理措施

教育未成年人不要随意接近陌生宠物

2. 社区管理者的工作重点

建立健全养宠管理制度并加强宣传

设置必要的宠物活动区域和标识

定期开展文明养宠主题宣传活动

3. 受害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主动亲近的宠物

在遇到 aggressively behaving animals 时保持冷静,及时远离

必要时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

“宠物伤人事件”只是折射出我国养宠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正确适用《民法典》相关规定,平衡好养宠自由与他人权益保护的关系,不仅需要立法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养宠环境。

通过本文的分析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纠纷的解决涉及多个法律要点和实务难点,在具体案件中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既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保障合法养宠人的正当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侵权责任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